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默认
打印文档

一线见闻丨环县全民信心十足抗旱保羊业

2021-08-11 00:00 来源:环县融媒 作者:管理员 编辑:管理员 点击:128

    天灾无情。在雨养农业、靠天种植的甘肃环县,旱灾是最无情的,抗旱难度也是最大的。



    今年,环县发生了持续干旱,5月下旬至8月初,降水量仅为46.5mm,较历年同期偏少73%,5月23日至8月8日,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天数已达78天,为有气象资料以来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县北乡镇干土层达到60㎝以上,呈现严重干旱状态。经初步统计,截止2021年8月7日,环县20个乡镇38.9万只羊、1.2万头大家畜存在缺水现象,农作物受灾面积111.2万亩、成灾面积93.1万亩、绝收面积5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7亿元。



    面对旱情,环县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抗旱保收;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捐款、捐草、捐水、捐物,奉献爱心保障羊产业发展;县内一些养殖合作社、羊畜育肥场、屠宰加工厂积极担当作为、保价收购;

    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积极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查看群众养殖缺水缺草情况,帮助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全民抗旱、保障羊产业稳定发展的感人场面随处可见。



全县群众“寸草归仓”储备“畜粮”

  发展羊产业,最基层的养殖户和养殖合作社是主体。面对旱情,养殖户有什么打算?8月7日,走进环城镇张滩滩村,养殖户敬文有家养了22头牛,20多只羊,每天羊畜饮水量就超过2立方米,面对持续干旱,他家的水窖存水已所剩无几,不得不拉运沟道里的河水。为了长远发展养殖业,他决定在自家门前打一口小电井,解决养殖后顾之忧,经过4天的作业,一口深20多米的小电井已经打出了水,据初步估算,日出水量可超过3立方米,除供应自家羊畜饮用外,还可以帮助邻里羊畜用水。




  在他家的草棚里,还存放着去年积攒的青贮包和刚粉碎的干草。他家的30多亩耕地里,大多种植的地膜玉米,由于受干旱影响,玉米只有一米多高,“预计产草量能减少70%。”敬文有说:“这些饲草可以维持到今年年底,明春缺草,可以从村里的未养殖户购买苜蓿草、玉米杆,再增加十几只羊,养殖业不存在问题。”

  在张滩滩村李庄组,环城镇镇长王向斌和包村干部、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一起,帮助农户青贮玉米饲草:“现在持续干旱,玉米丰收已经无望,但是还可以青贮一部分饲草,保障羊畜养殖。”王向斌和收贮饲草的草业公司负责人交流:“雨水和顺,往年一亩地可以产4吨青贮玉米,今年一亩地不足1吨,但是抢收青贮起来,还是很好的饲草。”

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积极捐款捐物购买饲草

   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50万元,中国华电甘肃万胜煤业捐款100万元,环县福源祥调料水产经销部300元……在8月8日环县举行的“全民动员奉献爱心,保羊减灾,抗旱保收”爱心募捐活动上,副县长郭丽丽通报了环县累计接收到的抗旱爱心捐助情况:截止8月7日18时,资金1223.56万元,涉及爱心企业164家,爱心人士55人;捐羊畜饲草380吨,涉及爱心企业12家,爱心人士12人;捐羊畜饮水3253方,涉及爱心企业11家,爱心人士1人;捐助抗旱物资若干,有水罐188个、水泵14台、水管2000米,其他物资若干。



    在通报的名单中,有央企,也有当地地方的民营企业,还有当地的一些小杂货店和社会爱心群众,捐赠金额有上百万元的,也有几百元、几十元的。“不论金额多少,都体现着社会各界群众对环县的一份爱心,对环县抗旱保收工作出的一份力。”县委书记何英禅在讲话中特别感谢了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也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希望各单位、各企业及社会各界,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向缺草养殖户伸出援助之手,齐心协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稳固全县的羊产业。”



    在8月6日,受灾最为严重的甜水镇也举行了接收社会爱心捐赠共同抗击旱情仪式,当天,各帮扶单位、14家企业和3名爱心人士为该镇捐款37.1万元,捐赠水罐45个,饲草70吨,帮助修建50立方米蓄水池2座。



  县委政法委为耿湾乡耿河村捐赠羊畜饮水105方、羊畜饲草4.5吨、水泵30个;环县乡村振兴局为耿湾乡许掌村捐赠了20吨羊畜“全日粮”饲草和18个水罐;环县卫健局为帮扶村捐赠“全日粮”饲草150吨;虎洞镇9家企业为该镇捐赠羊畜饲草34吨、羊畜饮水250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环县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也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慷慨解囊,积极捐款,为养殖农户筹集购买饲草资金。

县内养殖合作社、企业积极担当保价收购




  环县是商品肉羊养羊大县,因为旱情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羊肉市场价格波动,最近一段时间羊价格相对走低。面对这一状况,环县出台了“微调控”手段,对于要出栏的环县育成肉羊,如果价格低于14元/斤,县财政按14元补齐;对于要进入育肥场的羔羊,如果价格低于18元/斤,县财政将按18元补齐,确保养殖户利益不受损。

  面对价格波动和环县微调控手段,环县毛井镇恒基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显担当,他以高于18元/斤的价格从养殖户收回符合育肥羊龄的羔羊,进入合作社育肥,育肥达标后,他将公羊以政府保护价交售给屠宰场,将育成母羊则出售给当地需要扩群的养殖户和外地作为基础母羊:“按照政府保护价收购农户育成羔羊,既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也减轻了养殖户的用水和饲草压力,还促进了科学育肥模式,保障了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该合作社负责人杨文斌表示。毛井镇红土咀村村民樊国峰近日给该合作社交售了32只育成羔羊,平均每只羊收入近800元,这比目前当地市场价要高出100元左右。出栏了育成羔羊后,樊国峰家还有近百只基础母羊,“这即使持续干旱,水有集中供水点保障,饲草储备也压力小多了,还能保证更好地扩群繁殖,一举多得。”樊国峰说。




  环县牧康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体现企业担当,市场波动以来,该公司从当地养殖户中收购出栏羔羊1.4万只,进入规模化、规范化的育肥模式。

  环县中盛肉羊屠宰加工厂面对市场波动,每天积极按照政府保护价收购标准育肥羊,进行屠宰加工,“有了政府的差价补贴,我们既不赔钱,也能及时消化育肥羊,防止合作社和养殖户的育肥羊继续养殖,不仅增加养殖成本,也降低羊肉品质。”中盛公司负责人陈延锋说:“过了这个价格低谷期,群众即使缺草,也会积极买草扩大规模的。”


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一线“保水保草”

   洪德镇丁阳渠子村是一个养羊专业村,旱情发生以来,该村部分养殖户存在缺水现象。面对持续的旱情,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俊积极协调帮扶单位,为村上应急供水点及时补水150方,分配到全村的6个应急供水点,而他每天一方面入户排查,看农户存水、存草情况,另一方面,在村上的应急供水点组织群众有序拉运,确保每一方水供给最需要的养殖户。村民梁宏彦家有90多只羊,随着旱情持续,他家水窖存水已不能满足羊畜用水,看着村上应急供水点每天都有送水车辆,他放心了:“村上有了应急水源,我们养羊用水就不存在问题了。”



    曲子镇西沟村支书刘小兵更是提前谋划,不仅对全村养殖户的饲草库存进行摸排统计,还与周边县区提前对接饲草青贮订单,“仅本村羊畜,本村所产饲草基本够用,我们村的草产业合作社提前与外地订草,主要是想通过我们的‘全日粮’加工车间进行配方加工,然后平价供应给全县各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农户,为全县羊产业发展分忧。”



    合道镇作为环县受旱情影响相对较小的乡镇,组织驻村干部、包村干部走村入户,逐户逐项核查饲草贮备、配方喂养、饮水保障、保险缴纳、棚圈设施、养殖规模等状况,对标“保信心”“保饲草”“保饮水”“保设施”“保技术”“保防疫”“保保险”“保规模”“保环境”“保增收”等十项任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一项不落同农户找问题,定措施,补短板,并动员农户积极对二茬苜蓿、路边地埂杂草、小麦秸秆、青贮玉米全面收割收储,增加存草量,不仅满足本乡镇养殖,还将积极支持其他乡镇养殖。



    旱情持续,人心不慌不散,农户发展养羊产业的信心没减。面对旱情,环县正在万众一心,多措并举,抗旱保水保草保羊业。

来源:环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文

编辑:都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