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全链条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持续完善“三羊开泰”产业体系,建强“七位一体”产业联合体,推广“五级二元”生产模式,促进全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现就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优化完善特色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保持既有政策稳定
1.四项物化扶持
种畜调引。脱贫户、专业村一般农户调引湖羊怀孕母羊、条子羊分别给予1050元/只、800元/只扶持,非专业村一般农户调引湖羊怀孕母羊、条子羊分别给予700元/只、650元/只扶持,扶持最多不超过10只;湖羊养殖专业户调引10只基础母羊的和社带户养户退羊到户的免费投放种公羊1只。
暖棚建设。湖羊养殖专业户新建75㎡暖棚+75㎡晾圈暖棚和63㎡+45㎡高架暖棚、每座扶持1.8万元,50㎡暖棚+50㎡晾圈、每座扶持1.2万元。
草棚建设。养羊农户新建200m³以上草棚,每座扶持7000元。
饲草机械。养羊专业户购买饲草料收贮加工机械,按照购买价格70%予以扶持。
2.提标扩群扶持
对提标扩群达标的“典型富裕户(存栏50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户(存栏100只以上)”“乙类家庭农场(存栏200只以上)”“甲类家庭农场(存栏400只以上)”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的物化扶持(年底前验收兑现)。
3.人才培训扶持
人工授精技术员按3000元/人标准,核定培训费;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每培育达标1户养羊致富能手,奖励1000元;通过办好畜牧兽医“2+3”委培班,为每村培养2名高水平技术员。
4.金融贷款扶持
县内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落实“金羊供应链贷”扶持政策。领办经营千只湖羊标准化示范社,按最低50万元流动资金额度授信贷款;合作社、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按10—30万元授信贷款。贷款贴息按第一年100%、第二、第三年各70%的标准给予扶持,连续贴息3年。
5.羊只保险扶持
肉羊成本保险。保费28元/只,保额700元,脱贫户保费财政补贴90%(个人自负2.8元),其他投保人保费财政补贴80%(个人自负5.6元)。湖羊基础母羊保险。保费50元/只,保额1000元,脱贫户保费财政补贴100%(个人自负0元),其他投保人保费财政补贴80%(个人自负10元)。
6.种羊销售扶持
龙头企业、合作社全年向县外销售湖羊种母羊1000只以上,按照每只3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
二、优化部分扶持政策
(一)支持稳栏扩群增养。主要包括稳栏、扩群、饲草料3个方面扶持政策。
1.稳栏扶持
以能繁基础母羊存栏量为基准,坚持“合作社和一般农户设立基准线(合作社:基础母羊100只;养殖户:湖羊、小尾寒羊、滩羊基础母羊10只,山羊基础母羊30只)、脱贫户和三类户不设立基准线”原则(比如:张三是脱贫户,23年12月底存栏5只湖母羊,24年第一季度核查有7只湖母羊,就给张三补1200元),按照每年“湖羊600元/只,黑山羊80元/只,白山羊、小尾寒羊、滩羊60元/只”标准,给予现金或同等价值的饲料物化扶持,按季核查、及时兑付。
2.扩群扶持
对达到基准线以上(脱贫户和三类户不限基准线),新增的能繁基础母羊(享受当年种畜调引扶持政策的除外),参照稳栏标准予以扶持。
3.草料扶持
鼓励企业、合作社加快推广“环县配方”,通过订单或土地流转方式,收购县内农户苜蓿、大燕麦、青贮玉米等饲草,参照“粮改饲”补贴标准给予扶持(一吨补180元),促进养殖场户降本增效。
对享受稳栏及扩群扶持政策的主体,年底进行核查,每减少1只能繁基础母羊,按照扶持标准的2倍金额予以扣除,不足部分予以追缴(比如:脱贫户张三有7只湖母羊,受奖补2只1200元,年终核查剩6只,少的1只就处罚1200元)。
(二)优化订单交售扶持。主要扶持养殖户、育肥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类别。
1.养殖户
自繁自育且向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交售屠宰羊只的养殖户,按照“寒羊70元/只、湖羊80元/只、优质杂交羔羊90元/只”标准给予扶持,每户扶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万元。
2.育肥合作社
“331+”育肥合作社。年屠宰500—2000只,每只扶持70元;年屠宰2001—5000只,每只扶持75元;年屠宰5000只以上(不含5000只),每只扶持80元。每个合作社扶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未完成屠宰交售任务的企社户,按每少屠宰或交售1只商品羊,扣减1只基础母羊50%饲料物化扶持标准,年末一次性扣除(一只受补助基础母羊一年要屠宰或者交售两只羔羊,每少一只羔羊扣除母羊一半补助,比如:张三7只湖母羊,年内应该屠宰或者交售14只羔羊,每少交1只扣300元补助,扣完为止)。从县外调引的羊只,一律不享受收购和屠宰环节的任何扶持政策。
(三)鼓励开展良种繁育。重点扶持二元杂交示范场户。鼓励开展二元杂交(陶湖、南湖、澳湖、萨湖、杜湖),从县内有资质的企社调引杂交一代公羊的,给予每只1500元的扶持。
(四)支持创建培育专业村。按照“三个70%”(全村养羊农户占到在家农户的70%以上,作物秸秆加工为饲草料的转化率达到70%以上,养羊农户中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养羊户的70%以上)、“541结构”(养羊100只,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稳定小康户”占到50%;养羊200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富裕典型户”占到40%;养羊400只,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乡村振兴示范户”占到10%)标准,示范推广曲子镇西沟村、虎洞镇张湾村、毛井镇红土咀村“强带弱”“一带多”典型模式,参照《关于扶持曲子镇、虎洞镇按照“强带弱”“一带多”模式发展草羊产业的意见》(环办发〔2022〕36号),继续享受“种畜调引、草羊棚建设,饲草机械购置”扶持政策,全面创建培育养羊专业村。
(五)加大创建无疫小区。对养殖场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达标的,扶持标准由5万元提高到20万元。